9月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准备新生签名墙、愿望墙、中国地图等惊喜,以细致的布置迎接2025级新生的到来,助力新生开启在大学的追梦新征程。

志愿者暖心护航,新生报到零拥堵
“我想离家远一点,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从甘肃来到了安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2)班的新生闫桢菁在地图上找到甘肃,将图钉认真地固定下去。她表示,刚踏入校园时,离家遥远的焦虑涌上心头,正是因为学姐的耐心引领,这份不安才渐渐消失,心情随之放松下来。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1)班的丁如莎面带笑意,抬手指引新生方向,脚步放缓与新生并肩前行。她介绍,从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特色来看,这里不仅是温暖的大家庭,而且会组织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集体,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感。
新生群内,消息持续互动,学长学姐即时对新生提出的疑问耐心解答。早在8月份,学院志愿者就建立了新生群,为新生们介绍学院情况和特色,为新生们建立线上的无障碍报到通道。“快递点在哪里?床上用品是什么尺寸?这些都是群里的学长学姐告诉我的,我已经提前买好寄到学校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2)班张婵娟说到。另一边志愿者群里,志愿者们也在第一时间共享信息,确保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新老生一对一迎新是我们学院的传统,除此之外,学生宿舍和三个校门门口都安排了志愿者和党员先锋岗,确保每一个新生的需求都能得到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3)班的沈小琳说到。
趣味迎新小互动 多元大学第一课
“这是四栋教学楼就是大家以后经常来上课的地方了......这里是图书馆,大家需要的大部分书籍都可以在这里借阅,同时也可以在这里自习......”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生探索校园活动负责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1)班的孔令辉走在队前,为同学们介绍操场、教学楼、双龙湖等校园景观,示意新生留意关键设施,稳步带领新生熟悉校园。他和其他四名志愿者们提前规划了路线,活动中志愿者们在队伍不同位置全程跟随,密切关注新生安全,及时解答新生关于校园设施的问题。“我一下子就对学校各个地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我会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活增添色彩。”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级(1)李心怡表示。

在报到点,学院也设置了一系列互动游戏,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新生与陌生环境的距离也记录下新生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很多新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所以我们做了这个地图,让大家在地图上找出自己的家乡,共同完成这个小小的成长教育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延乔班李玉婷介绍到:“好多同学来自一个地方,地图扎不上,我们就邀请大家找出自己想要去的地方,大家都很喜欢这个互动。”“你的幸运数字是15号对吧,那么请问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什么?”研究生党支部根据学科特色为研究生新生们准备了“紧张刺激”的“入学考试”。“我们准备了30道基础的理论题目,让大家小小地紧张一下,答出来以后就可以抽奖获得一个小礼品。”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潘玉龙介绍到。报到当天,2025级学科思政的新生包凯玲一直在报到点帮忙。“学长学姐们都很亲切,让我很想早点参与到集体的工作当中,也希望能早点认识新同学们。
报到当天,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领辅导员老师,深入本科生和研究生宿舍,开展走访调研,关心新生的入住情况与适应状态,并与来自西藏、甘肃、宁夏等偏远地区的新生们交流。2025级新生辅导员庞林伦也通过班会的形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开学前,我就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全体新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希望能帮助新生明确大学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帮助他们开启全新的大学生活。”
细节处传递关怀 助力藏生追梦路
来自西藏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1)班的白玛玉珍8月29日和家长一起来到安庆,她对大学充满期待,“我选择太阳成tyc7111cc,就是想在这里学好专业知识,为日后回到西藏基层服务、助力家乡发展积累能力,并且期盼着交到新朋友。”她展示送给舍友的写着藏语“幸福美好”意思的便签,同时坦言,这份便签不仅是对舍友大学生活的祝愿,而且借此想带来一份来自高原的心意。

白玛卓嘎从未出过远门,她在妈妈和妹妹的陪同下从林芝乘坐飞机到达重庆,再转高铁抵达安庆,从高山到平原,这条求学路耗时两天。谈及来时的心情和对大学生活的期待时,她说:“西藏和这里的空气还有湿度差较大,刚开始不是很适应。学院考虑到我的特殊原因,为我分配了两位志愿者。报到点志愿者还给了我一朵手工小花,我非常喜欢,也开始期待未来的生活了。”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5(1)班的新生罗珍同样来自西藏,全程独自辗转火车与高铁,历经40个小时抵达安庆。“初到安庆当日,我身体出现轻微的不适。”罗珍表示,辅导员知晓情况后第一时间到访,协助她调整宿舍通风情况,为她准备药品,快速缓解了她的不安与不适。“傍晚的时候,学院领导老师也特意到寝室来看望我,关心我有没有‘醉氧’等不适应的情况。我觉得大家像家人一样温暖,相信我很快就会适应这里。”罗珍说道。
马克思主义学院此次迎新活动以游园、宿舍探访等形式推动新生快速融入校园,用细节传递关怀,助力新生开启大学生活。未来学院会探索创新迎新活动方式,从新生需求出发设计多样贴心环节,持续为新生提供学业与生活上的帮助,推动温暖贯穿新生适应期,助力他们更快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思政学子。(撰稿:牛爰媛 张淑慧 宣妙妙 摄影:冀丽鑫 王娜 编辑:田梦甜 审核:邹斌 赵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