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2025级研究生新生见面会在学院202会议室举行。

学院寄语:把握入学起点,踏实做好当下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穆丹首先代表学院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进展,通过数据与典型案例展示了共享实验平台、学术交流渠道、高水平导师团队与联合培养机制等资源。她指出,研究生阶段是科研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鼓励同学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稳步提升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把个人发展与学科建设、地方需求和团队目标紧密结合,在阶段性目标的持续达成中实现成长。
培养与科研:节点清晰、过程规范、平台赋能
在培养方案解读环节,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秘书采用“时间轴”可视化演示方式,清晰呈现了从课程修读、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到学位申请的全过程。他结合往届学生的成功案例,建议新生尽早制定个性化的学术发展规划,建立“课程—科研—成果”三位一体的成长路径。学院科研秘书全面介绍了学院的科研资源平台分布、大型仪器共享使用流程和技术支撑服务体系,他阐述了科研诚信和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并寄语新生既要勇于创新突破,又要严守学术底线。
思想与关怀:党建引领成长,心理护航未来
此外,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石雅丽为新生们系统介绍了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发展流程与特色支部活动。她特别要求学生骨干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参与党团建设工作,并强调要将家国情怀、学术规范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入日常的科研学习之中,实现“党建与科研互促共进”的育人目标。2023级研究生辅导员陈晨以“读研是马拉松”为主题分享心理健康与适应性成长建议,倡导形成“规律作息—阶段复盘—同伴互助”的自我调适闭环。她表示,“实验受挫不必焦虑,及时调整心态,做好准备再出发。”并提示新生要善用学校心理咨询、朋辈支持与年级例会等服务,及时沟通、主动求助、相互支持。随后,生命科学学院就日常管理、平台使用、课程安排等共性问题进一步答疑,增强了新生的归属感与行动力。
本次见面会为生命科学学院2025级新生勾勒了明晰的发展蓝图与可操作的成长路径,集中体现了生命科学学院“以德育人、以研促学、以质赋能”的育人理念。新生们纷纷表示,将以积极进取的状态投身科研与实践,努力实现高质量的学术与职业发展。(撰稿:陈灿荣 摄影:张原蓉 编辑:田梦甜 审核:张万茂 赵丽丽)